当前位置: 首页 资讯活动 看见echoes | 关于“后半生最好的活法”这里有三个答案

看见echoes | 关于“后半生最好的活法”这里有三个答案

机构资讯
2025-09-30

微信图片_2025-09-30_111140_481.png

1

内在美德的力量,稳定而持久

楼下邻居为何愿意借出40万巨款?退休之后重拾年轻梦想是何感受?从下岗女工到支撑百余团队的企业家,这一路又藏着怎样的智慧?


陈朝晖的故事,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,却如静水深流,浸润着生命最本真的力量。它不张扬于外,却深植于务实的行动、不移的诚信和无别的善意之中。


微信图片_2025-09-30_111143_978.png

从零开始:下岗背后的“柔韧”转身

上世纪国企改制的大潮中,陈朝晖和无数工友一样,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。下岗失业的迷茫,是许多人难以跨越的坎。


然而,她选择了另一种应对方式:与先生携手创业,勇敢接盘。


没有抱怨,没有退缩,只有务实的行动。这份从困境中站起的勇气,成为了她力量的第一块基石。生活从未许诺坦途,但柔韧的人总能走出自己的路。


诚信立本:源自父亲的“无分别心”

“诚信第一”,在陈朝晖这里不是口号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家风。


她深受父亲影响——那位12岁自学中医的老人,对病人始终一视同仁。这份“无分别心”被她完美移植到生意场:无论是批发大单,还是零售小客,都秉持真诚,绝不欺客。


“付出不图回报”,这样的经营哲学在当今社会看似“不合时宜”,却为她赢得了顾客长久的信赖。真正的智慧,往往朴素得被许多人忽视。


幸福底色:家庭是最终的成就

谈及人生最大的成就,陈朝晖的答案温暖而坚定:家庭幸福。


她盛赞丈夫的责任与担当,正是这份坚实的后盾,让她们共同支撑起百余人的团队,稳健经营至今。


更难得的是,她是一位深怀感恩之心的人。十多年前,楼下邻居因认可她丈夫的可靠人品,慷慨借出40万助其起步。这份信任,她始终感念于心。


退休之际,她同样感恩学员黄姐,助她重拾年轻时的梦想,学习乐器,让人生再无遗憾。感恩之心,让美好循环不息。



静水深流,柔韧致远

陈朝晖的故事,没有传奇色彩,却有着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力量。在快节奏的时代,她选择了一种“静水深流”的生活态度。


柔韧而非强硬,感恩而非索取,诚信而非算计——这些看似“传统”的品质,在她身上焕发出崭新的光彩。


真正的“她力量”,不在于地位高低、成就大小,而在于如何以柔韧之心面对生活,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,以诚信之心经营人生。


微信图片_2025-09-30_111146_793.png

2

年龄不是界限,自我实现随时开始

当大多数人规划着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时,六十岁的周文辉,却为自己按下了一个全新的开始键。这一次,主角是她自己。


琴键起落,声乐悠扬。在圣典的音乐殿堂里,她找到了生命最自由的表达——这不仅是对热爱的执着奔赴,更是对世界一场温暖而勇敢的告白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30_111149_673.png

上半场:与爱同行,为家人筑梦

周文辉的独立与坚韧,早有伏笔。源于原生家庭严格的成长环境,年少时未能自主的遗憾,化为了成年后与家人并肩创业的磅礴动力。


他们将企业打造成了行业瞩目的“小巨人”。这份事业,是家庭深情的见证,也是她人生上半程浓墨重彩的集体篇章。如同许多女性一样,她的前半生,关键词是“奉献”与“责任”。


转折点:六十而歌,唤醒沉睡的“我”

“前半生为家庭、为公司拼搏,儿子出生后更是全心陪伴。”回顾往昔,周文辉的目光温柔而坚定。


然而,当儿子渐渐长大,那个深埋心底、羡慕舞台灯光与琴声的浪漫灵魂,开始苏醒。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:“六十岁,我要真正为自己活一次。”


钢琴与声乐,不再只是年少时的羡慕,而是她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与伴侣。这是自我生命价值的重新绽放,是一场迟来但热烈的自我致敬。


琴声里的浪漫:母爱是最深沉的乐章

这份追寻,远超个人兴趣,更浸润着母爱的温度与浪漫的期许。


“梦想有一天能亲手弹琴给儿子未来的心上人听”她笑着说。这愿望背后,是一位母亲以身作则的深情告白:她要用行动告诉孩子,生命在任何阶段都能焕发光彩,追求热爱永不嫌迟。


在圣典,专业院校毕业的师资团队让她感觉“如同重读一次音乐学院”。每一次学习,都是对自我疆界的一次勇敢拓展。年龄从不是壁垒,敢不敢开始才是。



爱,本就不该沉默

当被问及自身优点,她郑重写下:认真、感恩、执着、重感情。这些特质,铸就了她事业的基石,更塑造了她拥抱生活的热忱。


“对圣典的认可,对老师的感恩,我就要大声说出来!”周文辉眼中闪着真挚的光芒,“爱,本就不该沉默。”


从为家人奋斗到为自己而活,周文辉的故事仿佛一首渐入佳境的交响诗。它告诉我们:只要心有所向,人生的精彩,永不落幕。


微信图片_2025-09-30_111152_394.png

3

跨界思维的力量,逻辑与艺术的融合

她曾手握广州设计院的「金饭碗」,却选择闯荡天涯;她在以男性为主的建筑行业里,凭专业和义气赢得尊重;年过半百,她竟从零开始,将音符视为新的蓝图,琴键当作待建的广厦。


张红姐姐的故事,是一场关于「破界」的生动诠释——人生没有边界,精彩不分早晚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30_111155_361.png

建筑江湖里的「工科玫瑰」

自幼痴迷工业民用建筑的张红,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面对许多人羡慕的广州设计院「金饭碗」,她看到了局限。


凭借一身过硬技术与「男孩子」般的闯劲、义气,她选择勇闯天涯。专业是她的根基,灵活解决难题是她的锋芒。


在建筑这个看似粗犷的行业里,她以女性的细腻和专注,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。不慕浮名,只求扎实,这份专注与洒脱,让她在建筑天地挥斥方遒。


她的人生信条?拒绝循规蹈矩,活出自己的辽阔版图。

 

人生下半场,与音乐浪漫邂逅

谁能想到,这位严谨的工科女性,人生下半场竟与钢琴和歌唱结缘?


在姐姐的引荐下,她走进了圣典的音乐世界。零基础?不怕!咽炎的困扰?无惧!


她带着建筑人攻克难题的韧劲,将音符视为新的蓝图,将琴键当作待建的广厦。一点一滴,勤学苦练,奇迹悄然发生。


「在圣典,我找到了心之所爱的家园」,从识谱到弹奏完整的曲子,从发声练习到完整演唱,她用工程师的逻辑,拆解着艺术的密码。



人生的「无憾工程」

对于幸福,张红有着独特的定义——人生的「无憾工程」。


事业上,她以专业和勇气浇筑了坚实的地基;生活中,她以好奇与魄力开启了全新的艺术维度。


「建筑让我实现了物质世界的创造,音乐则丰富了我的精神家园。」在张红看来,人生的圆满,在于不断突破自我设限。


从建筑到音乐,从逻辑到艺术,她用实际行动证明:生命的意义,在于勇敢地活出多种可能。


建筑与音乐,看似相隔甚远,却在张红姐姐身上完美融合。她用行动告诉我们: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,只有不敢尝试的遗憾。



圣典,敬献所有未完成的乐章

三位女性的生命轨迹

在此交汇成一条奔涌的河

皆化为河中动人的粼光

她们以指尖触碰的

远非音符

而是一种望向自我的深邃目光

一种对抗时间浮尘的优雅姿态


圣典18周年庆典大礼包

我们邀请您放下"零基础"的顾虑

暂忘"年纪"的束缚

给自己一个与音乐对话的机会

【18周年特别心意】

关注公众号,台留言报名

即可获得一节1对1体验课程